人们到医院做透视和CT检查,就是采用X射线照射,又叫X光。X射线其实就是一种光,但这种光与我们平时了解的光不同,它可以透过人体后某些物体,但眼睛却看不见。
光,实际上就是能量的传递,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的电子获得额外能量,在跃迁过程中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太阳光、电光、火光都是如此。因此,本质上光又是一种电磁波,是依靠光子传递的能量信息。但光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光,人眼在长期进化中,只对波段约380~780nm的频段感光,因此这个特定频段的电磁波被称为可见光。
除了可见光,还有许多人眼看不见的光,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就属于看不见的光,这些光都是电磁波谱中的某一个波段和频率。
这些看不到的光,能量有低有高,可见光处于中间一个波段。比可见光能量低的光,有无线电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比可见光能量高的光,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X射线是仅次于γ射线的电磁波,波长在10纳米~0.01纳米之间,频率在3^16~3^20赫兹之间,能量为124eV~1.24MeV。这是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属于高能射线,因此穿透力很强。当X光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被人体物质吸收,大部分会从原子隙缝穿越透过。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的X光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在穿透物体的过程中,根据物体的密度和厚度,吸收不一样,因此穿越的X光就有强有弱,这样就在感光胶片中显示出被穿越物体的结构来。
说到X射线被发现过程,不得不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家廉·康拉德·伦琴。伦琴1845年出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一个较为殷实的小企业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经师从著名的热力学科学家克劳修斯,1868年受聘为维尔茨堡大学教授。
后来,伦琴几经辗转,到过多家大学进行物理学研究,1888年回到维尔茨堡大学,不久接任孔特任物理研究所所长,1894年被选任为该校校长。
19世纪末的欧洲,是科学风起云涌的时代,欧洲的许多物理学家们都痴迷于研究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伦琴也深陷其中。不过伦琴的研究更为精细,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不让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整个房间全部弄黑,还做了个黑色硬纸套子,将放电管严严实实封闭起来。
但他接通高压电测试阴极射线时,黑色纸板套没有露出一丝光,他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满意。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距离放电管1米外有一点闪光,切断电源后闪光即消失。那是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每次打开电源都会发出微弱的浅绿色闪光!
他很惊奇,他知道这绝不是阴极射线,因为他和许多科学家都通过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移动几个厘米,这已经是定论。他试着把这个荧光屏逐步移得更远一些,一直到2米距离,依然可以发出闪光。
这时伦琴心里一阵狂喜,这很可能是一种过去从未发现过的东西,是一种未知的射线!但他现在还不能排除这是不是自己眼睛在黑暗中的错觉或幻影,因此在此后几个星期,为了证实这种射线的存在,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个人默默研究。
因为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事物,未经证实就嚷嚷有违科学精神,因此他谁也没有告诉。
他在实验室安放了一张小床,叫人将饮食送过来。就这样,他吃住在实验室,这样可以让实验仪器不中断,保持测试的连续性。为了排除视力的错觉,他采用感光板记录下这些奇怪的光。后来他又用纸、书和木板隔在感光板中间,这些射线不屈不挠的穿越而过,这些好像对它都是透明的。
当他觉得这种新发现的光已经确信无疑,已经过去了7个星期了。1895年12月22日晚上,他说服了自己的夫人来当实验对象,当他夫人将自己带有戒指地伸向荧光屏时,令人震惊而奇异的现象出现了,伦琴夫人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再仔细一看,那不是手,而是一个个骨节。
夫人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手?但在影子的无名指骨节上,分明有一个戒指,与自己戒指戴的位置一点都没有偏差!伦琴夫人被自己的手吓住了,要知道那个年代还有谁看到过这种影像?只有死人的白骨才会这样。
而这是人类第一张X光照得的人体照片!伦琴异常激动地拥抱了夫人。终于证实了,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能够穿透肉体的光。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将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提交给了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里面他用“X”符号给这种射线命名。他说,当我发现这种现象时,是那么的奇异和惊人,我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同一实验,以排除错觉或幻影,几个星期,我不想让任何其他事情干扰我的实验。
伦琴是个低调的人,但1896年1月23日,他在自己的研究所举行了他一生唯一一次报告会,公布了自己的发现。报告会上,伦琴请求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家克里克尔,伸出自己的手让他当场用X射线拍摄,克里克尔欣然同意。当拍好的干板经过显影,出现一位八十岁老人优美的手骨时,全场掌声雷动,爆发出欢呼。
克里克尔立即激动地提出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后来人们又把X射线和γ射线的照射剂量单位称为“伦琴”。从此伦琴的发现传遍了世界,引起了世界从未有过的巨大轰动。
所有的研究机构都争相仿造伦琴的实验设备,重复他的实验,当然,真正的科学成果是经得起任何复制的。X射线一时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时尚。
有人用X射线合影,以照出骨骼造型为时髦,甚至买鞋商人也以此促销,用X光照射试鞋。人们那个时候还根本不知道X射线的危害,以为这就是上天带给人类的奇妙感受。
最早开发出X光引用的是医学,这就是透视技术。人们通过X光照射,可以看到本应通过解剖才能看到的病变,为无数人更好地解除了病痛。当时英国著名外科医生托马斯·亨利将X射线称为“诊断史上的一个最大的里程碑”。
伦琴以他敏锐的视角,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才让X射线得以发现,从此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伦琴的巨大贡献,1901年,他获得了人类科学史上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伦琴一生都保持低调,他没有将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也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授予他的贵族称号,依然以一个普通人身份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科学,在光电、热力、电磁等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就,一生获奖150多项,但都被X射线发现的光芒掩盖了。
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慕尼黑逝世,但他的精神与世长存。
X射线的发现,给了这个世界很大刺激,人们沉浸在发现的狂喜中,将X光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种场合。开始,人们根本没有别人觉察到这种射线的危害,随着X射线的滥用,其危害才逐步显示出来。
1896年1月末,美国人格鲁伯在制造X射线管和进行X射线实验时,受到射线伤害,最终手指和手掌部分被切除;1896年3月,美国人埃迪森同样是在制作X射线透视装置时,感到眼疼,随后发生了结膜炎;1896年4月,还是美国人丹尼尔在用X射线照射头颅中异物位置时,发现了X射线对头发会有损伤脱落;1896年7月,德国人马修斯对X射线透视引起的脱毛和皮炎进行了记述。
但人们依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甚至有人利用X射线大剂量照射,为女性去除体毛,后来这些女性皮肤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皱纹、色斑、感染、溃烂和皮肤癌;1930年~1960年,医学界将X射线透视当做最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一些病人由于受到高剂量的积累照射,诱发了白血病、骨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
事实上,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同时也是X射线的受害者,由于其多年暴露在X射线下,最终以多发性内脏癌症而逝世。同样一生与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也因辐射而罹患癌症逝世(上图为居里夫妇)。
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越来越多的X射线伤害事件发生,人们才真正认识到这种射线的危害,开始注意做好防护,并在安全剂量中使用。
现在,X射线广泛地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医学和工业探伤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那么人类接受多少X射线照射剂量是安全的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辐射的剂量单位。辐射计量单位主要有:R(伦琴)、rem(雷姆)、Sv(西弗)、mSv(毫西弗)、μSv(微西弗)等,现在一般常用的Sv、mSv、μSv。
Sv是比较大的单位,1Sv照射就表示人体组织吸收1Gy(戈瑞)的辐射,也是得到1J/kg(焦耳/千克)的辐射,这种辐射剂量是非常大的,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们受到的照射剂量。
照射剂量单位并不仅仅是指X射线辐射,也包括其他的辐射,如γ射线等,是通用统一的。这些高能射线能量高,能够穿透生物机体,打断DNA分子键,破坏甚至杀死细胞,导致机体受损,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立刻死亡。
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是:0.01Sv(西弗)=1R(伦琴)=1rem(雷姆)=10mSv(豪西弗)=10,000μSv(微西弗)。
其实在我们周围,辐射无处不在。经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调查,综合世界范围各地受到的天然照射,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年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约为2.4mSv。这2.4mSv中,包括宇宙射线0.4mSv、地面γ射线0.5mSv(外照射)、吸入(主要是氡)1.2mSv、食入0.3mSv(内照射)。
研究认为,人体一次接受了4.5Sv的照射为半致死量,也就是死亡率约为50%,这个量相当连续做300~400次CT的检查的量;一次接受6Sv的照射,死亡率几乎为100%。长期观测研究认为,人体每年受到的X射线照射不超过50mSv,是在安全承受范围内。
人们在医院接受X光机或CT检查,也是受着X射线的照射,这种照射根据部位不同,每次照射受到的辐射剂量在0.01~15mSv之间;而宇航员们在太空,即便有各种防护,所受到的辐射也是地面的100~200倍;而每天吸烟1包的人,受到的辐射量每年约10~50mSv,相当照射了50次胸片,相当不吸烟的人5~20年的受到的辐射量。
生活中,有可能遇到许多辐射环境,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范,这样才能将射线这个科学双刃剑用好,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整理了一些误诊的胸片,其中有的病例年代已经比较久远,由于当年医院设备条件不足,导致误诊;有的是因为影像技师没有遵守基本的拍摄原则,或是医生本身的大意,犯了十分低级的错误。也许这些病例现在比较少见,但还是想提醒大家:有时一个看似无关痛痒的失误很可能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作为影像医生不得不谨慎、警惕!
1
女,40岁。咳嗽、发热3天。体温38.7℃。
胸片见左肺上叶条片状阴影,同侧肺门示有结节状高密度影。
病例作者@华夏览雄
当班医师报了肺炎,建议复查,除外结核。临床质疑,再放大看片,觉得像肺外伪影,看了一眼病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患者扎一个大独辫,一般想不到,是个教训。
下面这例又是辫子惹的祸,首次可发现肺部异常阴影向上延伸至颈旁,要考虑到辫子伪影的可能性,让患者挽起辫子固定于头顶后复查消失!
病例作者@2008shanyi
2
当班医师发出心脏增大的报告,建议结合临床。临床经诊医师告知心脏无异常,再复阅片。发现肺门影淹没于增大的“心影”中 。追问病史,患者曾因食道癌接受手术。于是,服钡餐检查的「心影」实际为充满食物的胸腔胃!
3
男,45岁。发烧胸痛3天。T39℃。(这个病例现在应该非常少见了,但误诊原因值得注意)当日发报告的医师因经验不足,下了双侧胸部钙化的诊断后仔细观察,为当年「人口普查」的漆字(白漆的原料中含铅,所以阻挡/吸收X线而显影)
病例作者@华夏览雄
4
病例作者@2008shanyi
右侧先天性胸大肌萎缩所致造成的右侧「假性单侧透明肺」,容易误诊为单侧肺气肿,怀疑异物所致,结合异物吸入史可以排外,首先应该查体可以想到本病的诊断,另外:“假性单侧透明肺”最常见于一侧乳癌根治术后胸片。
5
Heller氏胸廓成形术、胸膜外填球、油胸是上世纪40~50年代胸外科治疗肺结核所用的方法。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这是网上的一例的胸膜外填球片子。如果不问病史,可能要在囊性肺疾病中鉴别了。
病例作者@zsfzyf
投照前把被投照部位的衣物,饰品,膏药等一切杂物统统移开被投照部位,这是原则问题,尤其是病人多的时候,影像技师再忙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问问患者「有没有贴膏药?」「兜里有没有钥匙?」「内衣有没有装饰?」
再就是现在很多临床大夫写的申请单过于简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申请单对影像工作者来说很重要,要按要求逐项仔细的填写,尤其是病史、要查部位要填写清楚、全面。
作为影像医生,这些「假象胸片」应该遇到不少:男性单侧乳头的显影、位置不对称胸骨的肺野重叠、胸大肌的重叠等等,书写胸片报告时发现可疑之处,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总结经验!
病例整理自丁香园论坛,作者见标注
来源:医看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X线的感光效应是通过显影技术来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一种感光介质,常用的有X光胶片或X光敏纸。这些感光介质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对X射线进...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这是利用了硫酸钡的以下几个性质①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②硫酸钡(BaSO4)不溶于酸...
因为铅笔芯里面含有一些重金属,在x光线下能显影。如果铅笔芯是纯石墨做的,密度跟人体密度差不多,X光就透过去了,现实中的铅笔芯含有一些重金属,是金属就...
x线摄影距离即利用各种组织对软x线吸收量的显著差别,使影像直接放大,利用x线能使某些物质发生荧光,借助荧光屏显影。摄影是利用x光胶片感光的原理、腹部胃肠道...
不一样。X光指的是利用这个光线去照射显影来帮助诊断疾病。而x影像指的是照射后形成的影像再用一些适合的介质洗出来然后利于医生直接观察的一个片子。就好像...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显影粉自行配制X线胶片机洗显影液:1将所需的水量放入一个洁净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将显影粉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直到全部倒完。2等待1...
自己结婚两年了,还是没能怀孕,感觉是输卵管堵塞,想问一下怎么检查输卵管堵是否堵塞?
自小体弱,常感心慌心悸,面额肢体苍白,多次检查无发现。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去年至今常感胸闷、心慌,偶有胸前区点状隐痛,面额苍白(活动更明显)。目前一般情况:...
它的缺点是;医患双方都会收到X光的损伤;碘剂存在过敏风险,患者须接受皮试;碘油对输卵管纤毛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在盆腔内不易吸收,可长期存在甚至形成肉芽肿...输...
有一下处理方式,皆视情况而定:1.如果不时很多,用碎布蘸酒精,搽掉显影不净的地方,再显影一遍;2.如果很严重,检查是否是曝光不良,可以把曝光能量调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