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说的这座山,海拔5890多米,是非洲的最高点。豹子在这里出现对他而言是一件神秘且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另一处苦寒地,人们发现了人类和各种动物的遗体。它位于新疆,东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深处的桑珠达坂。
这些生物为什么来到这么高、这么冷的地方?
从骑着摩托放牧的蒙古族,到徒步吟唱史诗的塔吉克族,世界各大文明的人类,为什么都来到这里,并相互融洽地数千年共生于此?
▼荒凉之地必有坚韧之心
候鸟也许是最早穿越帕米尔的生物,这些伶俐的生物腾起翅膀,身下的大地尽收眼底:河水枯涨、地壳抬升、雪线退化、巨石翻滚……它们与最古老的岩石分享着关于这个地区大部分的记忆。
印度的一种小型莺类,会在夏天摇摇晃晃地飞过喀喇昆仑山,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飞往内地。这种弱小的生命,能在严寒中飞越300千米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简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为了翻越这些高山,它们大部分时候必须在海拔6000米以上处飞翔,而通常认为它们在这个高度活动会被冻死,或者因疲劳、缺氧而死。
摄影| 包迪
▼孤绝凄苦的伟大孔道
飞鸟坠落于印度河上游北岸,如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省霍独尔镇附近的荒凉乱石堆中,1000多年前途经此处的旅人在大石块上绘下的佛像和窣堵坡(僧人的墓葬堆)至今分明。
在巴基斯坦东北部的奇拉斯地区,印度河南岸的夏提欧遗址保存的550条粟特语石刻“留言”中,有一条来自1400年前的石刻语言信息,一位叫娜娜盘陀的胡人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位于东帕米尔的塔什库尔干,他怀着几乎绝望的心情祈求神灵保佑,希望尽快在中国的土地上见到他健康快乐的兄弟。
当夏季第一缕阳光打在远处的冰山上,对上帝的颂扬声、佛教僧人的诵经声、伊斯兰教信徒的吟唱声此起彼伏,地球上三大宗教最虔诚的信仰之心于帕米尔高原上升起,连高高在上的神都无法不为之动容,他们将望向众生祈请的塔什库尔干,那座流传着“汉日天种”传说的古老城邦。
摄影| 包迪
塔什库尔干以这样的方式进入现代丝绸之路研究者的视野,但对于真正的行路者它有更生动的意义:它是他们从西向东翻越高原后进入绿洲前最大最便捷的物资补给地——留宿歇脚、小额贸易、补充物资、更换坐骑、寻途问路都能在此解决。
通向此地的路是一条孤绝凄苦的路。
从夏提欧遗址(即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通往中国境内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古代商路,如今已被喀喇昆仑公路取代。在此之前,旅人东行迎面而来的第一道天险是山岩奇险、巨峰拱列的喀喇昆仑山脉,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联手8051米高的布洛阿特峰、8068米高的加舒尔布鲁木Ⅰ峰,竖起巨人般的屏障,截获了来自大西洋及印度洋高空的潮湿气流,粗粝狰狞的山体上部是晶莹剔透的冰雪王国,无数发育良好的冰川自山顶悬挂而下,形成庞大的天然水库,“万山之祖”帕米尔的另一个名字叫“万水之源”。
我和同伴在西昆仑山脉的砾石小道上前行时,迎面遇到一位骑着毛驴的塔吉克族老人,瘦小的毛驴还驮着面粉、蔬菜、馕及少许水果。这位似乎从天边一下子掉落到我们面前的骑驴人,使我一阵恍惚:千年前途经这里的丝路商人也是这样吗?他们驮着茶叶、罐子、铁锅、丝绸、大黄、生姜、麝香、肉桂,驮着波斯地毯、珊瑚珠、玉带、胡风银瓶、镶金银碗,以物换物,甚至金币、银元也领先于内地,在这里被使用。
▼用温暖抵御高原酷寒
4000多年以前,原本生活于里海北部、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迁居帕米尔,并在此定居下来,开始了漫长的过渡与适应。
离太阳最近的部落被迫长年和冰雪做着斗争,但塔吉克人早早学会了用族群的温暖抵御高原的酷寒,往日的动荡与繁盛未能改变他们分毫。
摄影| 叶金
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到马尔洋乡的途中路过瓦恰乡,衣着鲜艳的塔吉克女子穿行于翠绿色的青稞地中,金黄色的向日葵后方是塔吉克人古老的石头房,饲养的牛就拴在门前的铁钉下。主人很少在家,大树掩映的房门从不上锁,轻轻一推便是全家的卧房。主人很快从牧场回来了,他并不觉得远道而来的人走进家里有何唐突,而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并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
塔吉克人的微笑一定是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10岁的塔吉克小姑娘,披着红色的头纱,穿着白色的衣服,站在青稞地里,笑成一幅绝美的肖像画。行路至此见此景,一切身心苦楚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
夏季的8月,马尔洋达坂大雪飞扬。旅人要加紧赶路,否则大雪会令车胎打滑,河水也会无情地上涨,滚落的巨石将砸毁原本脆弱的路段,整个马尔洋将难以躲避“失联”的命运。
最终,我们赶到马尔洋乡的努西墩村。高中毕业、30岁出头的塔吉克族女乡长带我们挨家挨户探访。但她看起来不像是在工作,倒像是随便去亲戚家串个门儿。这里有使用了100多年的塔吉克传统民居“蓝盖力”,天窗周围四根大柱将灶台围起,天光和火光将烧饭的女主人照得特别明媚,周围就是土炕,所有人一天的生活都从这里开始。夜晚,将堆在墙角的被子铺好,就成了温暖的床。得知我们想要借宿,乡长和主人显得异常兴奋。远道而来的异乡人并不多,这场没有事先安排的到访,对他们来说,如河水重新漫过干枯河床的意外之喜。
摄影| 叶金
东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他们的土地并不丰产,却将大把面粉用来待客、过节;他们天生向往太阳的光芒,但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阻止他们继续东迁;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却在骨子里隐藏着对原始宗教的皈依;他们浓黑茂密的眉毛宣告了与高加索地区的原始联系,其语言的流变却被封闭的帕米尔高原生硬地拦截……种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最后神奇地造就了塔吉克人独特的面貌。
地理环境是这一切的根本动因吗?
摄影| 连姝凝
▼特殊环境决定的生存状态
沿着盖孜河北上,我们辗转来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木吉乡寻找答案。木吉,“泥石奔流的地方”,从名字即可知道,此地坐落于一个地震带上。柯尔克孜语里,克孜勒是“红色”的意思,果然,克孜勒苏河的确是一条红色的河,克孜勒塔拉是红色的盆地,克孜勒库木是红色的沙漠……
从卫星地图上看,在中国极西之地这条红色条带尤其醒目,这里是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交会的地方,一路向东延展而去的红色脊线是造山运动的深刻标识。每一座山丘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每一座都只是数万亿年前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留下的一枚皱褶。散落山谷的碎石,也都被迫染上那次碰撞事件的记忆。就在18座雪山依次排开的地方,几座火山口的积水已深,从航拍图上看,它们斑驳如大地刚被灼伤。
一场暴雨之后,雪山附近的草甸挂起一道双彩虹,穿过彩虹门,在草甸的另一边,我们捎上一位柯尔克孜族老人,并请他当我们的向导。从乌孜别里山口下撤时,我们遭遇了爆胎,几个人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手忙脚乱地修车,老人悄悄地离开了,我们谁都没有在意,以为老人累了,想要步行下山。但没多久,他高高的毡帽出现在很远的地方,缓慢地向我们靠近。他走到山下徒手搬来了几块大石头,悄悄垫在后轮的下方。他不懂汉语,我们不懂柯尔克孜语。他是我们沉默的向导,我们总是这样承受着这些乡民全部的好意,却无以为报。
摄影| 吴穹
虽然面对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塔吉克人脸上却永远挂着最动人的笑容。
行路至此,几乎可以肯定,是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大体相同的生活状态,甚至民族性格——他们的豪放爽朗,他们的细腻热情,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悲与喜。
-END
-文章|《地道风物》
-编辑| 地道风物
-图片| 部分来源网络
现代很多国家的边界线是列强竞争或殖民主义产物,并不严格遵循民族分布规律,造成一些民族分布在多个国家,形成跨境民族。进入20世纪以来,很多亚洲、非洲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国名往往也来自于主体民族。
这些新兴国家的边境线基本沿袭自殖民时代,跨境民族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塔吉克族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塔吉克民族服装
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塔吉克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4%。此外,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也分布有大量塔吉克族,分别占到该国总人口的27%和4%。
然而,人口占比的差异掩盖了另外一个事实:阿富汗才是塔吉克族最多的国家,2020年阿富汗的塔吉克族人数达到880万,超过塔吉克斯坦的640万。
这种情况又是如何造成的?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里最小、经济最落后的国家
现代的塔吉克族主要生活在中亚最肥沃的河中地区,以及兴都库什山北部。河中地区最适宜农耕,养育了诸多民族,同时也是东亚、西亚、南亚几个文明的交汇地。
塔吉克人的祖先是发源于东伊朗高原的古波斯人,公元前10世纪便生活在河中地区,他们属于雅利安人种。由于深受几大文明的影响,波斯的祆教和南亚的佛教都曾经在河中地区兴盛一时。
▲河中是中亚最肥沃地区,但也发生过无数次战争
塔吉克人祖先说波斯语,自称“达里语”。现代塔吉克历史学家认为,“塔吉克”这个词的本义是雅利安人,也可以指高贵的血统,并延伸出“王冠”的意思。
从汉朝至唐朝,河中地区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往十分发达,塔吉克人的祖先一直是河中地区的主人,兴建起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今均属乌兹别克斯坦),直到今天仍是中亚地区经济最繁荣、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但是,塔吉克人的祖先没有建立强大而又统一的政权,很快失去了把握本民族命运的机会。7世纪以后,发源于蒙古高原的突厥人被唐朝击败,纷纷迁往肥沃的河中地区,将塔吉克人的祖先置于突厥汗国的统治下。
▲突厥曾是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被唐朝击败后开始西迁
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在西亚崛起并向中亚扩张,突厥人被伊斯兰化后,塔吉克人的祖先也随之改信伊斯兰教逊尼派,深受阿拉伯和突厥文化的影响,达里语混杂了大量阿拉伯和突厥词汇。
突厥人的统治使一部分塔吉克人祖先逃离河中地区,迁往苦寒的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以游牧为生。他们被后世称为“高山塔吉克人”,保留了较为纯正的塔吉克人血缘和达里语等传统文化。
留在河中的塔吉克人被称为“平原塔吉克人”,主要从事农耕和商贸,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与突厥人渐渐融合,成为突厥化的波斯人,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但仍然保留了大量达里语,是现代塔吉克语的前身。
即使是在突厥人的统治下,平原塔吉克人仍然不断抗争,努力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在9-10世纪建立了萨曼王朝,这是塔吉克民族完全成型的标志,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顶峰,撒马尔罕、布哈拉这些塔吉克人祖先开创的历史名城被视为“圣城”。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以及纪念萨曼王朝的萨马尼纪念碑
无论是平原塔吉克人还是高山塔吉克人,均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成为联结各地塔吉克人的纽带之一。高山塔吉克人由于更多与信仰什叶派的波斯人交流,什叶派教徒居多。
▲萨曼王朝由波斯人建立,标志着塔吉克民族的形成
13世纪中期东亚崛起了蒙古人,很快成为整个中亚的新主人。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蒙古统治者反而被人数占优势的突厥人同化和伊斯兰化,并且分裂为大大小小很多个汗国。
其中的乌兹别克汗国南迁进入河中,抢占了平原塔吉克人的地盘,把他们驱赶到更靠南的山地与平原交界地带。乌兹别克人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混合有突厥和蒙古血统,而平原塔吉克人是突厥化的波斯人,两者既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又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乌兹别克人的民族服装与塔吉克人有不小的差别
平原塔吉克人从河中地区的主人沦落为弱势民族,人口和土地面积都是中亚各民族中最少的,撒马尔罕等、布哈拉等“圣城”不得不接受乌兹别克人的统治。不过,塔吉克人仍然占据着“圣城”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三,是当地商贸和农耕的主力军。
而高山塔吉克人的境遇要好得多,不但向南扩张至克什米尔山区边缘,还在14世纪左右建立过库尔特王朝,统治着广大的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虽然名义上臣服于蒙古人,实际独立程度很高,但是库尔特王朝持续时间不长,高山塔吉克人再次变成一盘散沙。
▲高山塔吉克人保持着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帝国在16世纪已经全面衰落,源自克什米尔山区、同样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和实力更占优势的普什图人趁机向北扩张,赶走高山塔吉克人成为该地区的新主人。1747年,普什图人建立杜兰尼王朝,即阿富汗的前身。
总体上说,塔吉克和普什图两个民族以兴都库什山为界,普什图人控制着南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塔吉克人退守北部山区。杜兰尼王朝允许塔吉克人保持较高的自治权利,并吸纳他们进入中央权力机构,使高山塔吉克人最终服从杜兰尼王朝。
▲普什图人的杜兰尼王朝缔造了阿富汗国家
由于同样受到外族的排挤,平原塔吉克人与高山塔吉克人的联系开始增多,民族认同感也得到了加强。虽然两者信仰上有逊尼派和什叶派之分,但仍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
塔吉克民族的“平原”、“高山”两个分支在10世纪左右基本成型,17-18世纪又合为一体。他们都是波斯雅利安人的后裔,讲达里语,将河中地区视为故土。相对来说,“平原塔吉克人”更多混合了突厥和蒙古人的基因,达里语也比较杂。
不过,有史学家认为平原塔吉克人与高山塔吉克人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别较大,高山塔吉克人的血缘和语言更纯正,可以算是一个独立民族“帕米尔人”。这种说法没有得到绝大部分塔吉克人的认可。
▲兴都库什山的地理位置
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的时候,中亚仍然处在封建保守的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汗国统治下,不但相互之间不团结,各汗国内部也纷争不已,从而引起了俄国的觊觎。
而南亚次大陆此时已经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认为俄国除了吞并中亚地区外,更想进一步扩张到印度洋沿岸,获得温暖的出海口,危及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统治,这是无法接受的。于是,英俄两大列强在兴都库什山发生了碰撞。
▲1822年的中亚地区林立着不少汗国,被俄国各个击破
英国人经过三次战争征服了与英属印度相邻的阿富汗,使其成为英国的附庸及抵御俄国的缓冲地带。在阿富汗各民族反抗英国人的战斗中,高山塔吉克人的军事力量得到很大增长,加强了在阿富汗的地位。
从1882年开始,俄国相继征服中亚各汗国,到1885年征服最后一个乌兹别克汗国,标志着俄国完成对中亚地区的吞并,平原塔吉克人随着乌兹别克人被并入俄国。至此,南下的道路已经打开,俄国又开始染指阿富汗和中国的帕米尔高原。
已经处于王朝末期的清朝无力应对俄国侵略,英国人趁机与俄国瓜分了帕米尔高原,除了最南端的瓦罕走廊归属阿富汗外,大部分的帕米尔高原都被俄国侵占。
▲1892年俄国已吞并中亚和帕米尔高原,中阿只剩瓦罕走廊相连
这样一来,塔吉克人正式被分割在俄国和阿富汗两个国家,由于帕米尔高原变成俄国领土,一部分高山塔吉克人因此变成了俄国人。“俄国塔吉克人”和“阿富汗塔吉人”的称呼开始取代原先的“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山塔吉克人”。
由于俄国没有明确区分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他们的人口数量一直没有得到精确统计。阿富汗塔吉克人更是缺乏基层管理手段,没有进行过人口统计,所以无法知道哪个国家的塔吉克人更多一些。
19世纪末期,俄国才对中亚地区实施明确的行政划分,塔吉克人被认为是乌兹别克人的一个分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塔吉克人为主的撒马尔罕等城市被划给了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虽然非常不满,但是在俄国高压下无可奈何。
阿富汗在1921年摆脱英国获得独立后,却失去了普什图人的发源地克什米尔山区,普什图人原有的绝对优势被削弱,塔吉克人成为仅次于普什图人的第二大民族,估算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百万左右。
▲阿富汗的民族分布,塔吉克人区域连着塔吉克斯坦
苏联成立后,其境内塔吉克人终于脱离乌兹别克人成为单独民族,并有了精确的人口统计。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在1929年成立,直属于苏联。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塔吉克”命名的国家,总人口115万,其中塔吉克人90万,大约占78%。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战争远离了兴都库什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未波及这里。但是,兴都库什山的险峻和闭塞也阻挡了现代化进程,阿富汗塔吉克人的生活水平停留在几百年前,苏联塔吉克人则是苏联最穷的群体之一。
▲阿富汗塔吉克人的生活方式停留在几百年前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塔吉克人的命运发生彻底改变。阿富汗各族人民都对苏军发起抵抗,以塔吉克人为主的北方联盟尤其引人注目,是最主要的反苏力量之一,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塔吉克人在阿富汗总人口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占比。
1989年苏联撤军后,以北方联盟为首的抵抗力量又很快推翻苏联支持的傀儡政权,建立阿富汗联合政府。差不多同时,苏联解体使塔吉克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9月独立,塔吉克人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国家。
▲比起阿富汗,贫穷的塔吉克斯坦仍然有足够的吸引力
根据1991年的统计,新独立的塔吉克斯坦有525万人口,其中塔吉克族约为310万。而同时期的阿富汗塔吉克人估算为330万,仅比塔吉克斯坦多一点。
纵观数千年历史,这是塔吉克人最辉煌的时刻,第一次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前苏联的塔吉克人拥有了自己的国家,阿富汗的塔吉克人从16世纪普什图人崛起以来,第一次不受制于其他民族,甚至在阿富汗事务中占据主导位置。这些成就都促使了“大塔吉克主义”的诞生。
“大塔吉克主义”是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思潮,被俄国/苏联长期压制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纷纷爆发,极端民族主义一度十分流行,“大塔吉克主义”便是其中之一。
撒马尔罕、布加拉两座“圣城”在19世纪末就已经划归乌兹别克,苏联解体时都属于新成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人对此一直念念不忘。于是,收复“圣城”便成了“大塔吉克主义”的主要标志。
▲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两座“圣城”如今都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更主要的是,阿富汗塔吉克人的武装力量在抗苏战争中得到很大发展,拥有数万名精锐战士,以及坦克飞机等重武器,在1992年还主导建立阿富汗全国政权,这些都促进了“大塔吉克主义”,让一小部分塔吉克人萌生了用武力收回“圣城”的想法。
以塔吉克人为主的北方联盟同样有浓重的塔吉克情结,著名领袖马苏德曾经在90年代声称要去撒马尔罕制作乃麻子,“乃麻子”是伊斯兰的一种宗教仪式,马苏德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圣城”撒马尔罕的眷恋。
▲抗苏英雄马苏德的死亡使“大塔吉克主义”逐渐消沉
马苏德的这番话引起了两国塔吉克人的共鸣,撒马尔罕的归属问题使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关系趋于紧张。不过,塔吉克斯坦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只有乌兹别克斯坦的三分之一,用武力收复撒马尔罕及更遥远的布哈拉显然不现实。
随着以普什图人为主要成员的塔利班崛起,北方联盟在1996年失去首都喀布尔及全国政权,再次沦为反政府武装。马苏德也在2001年被塔利班炸死后,撒马尔罕问题慢慢淡出了人们视野。
▲从前苏联独立后,塔吉克斯坦与邻国的争端集中在费尔干纳盆地,“圣城”问题暂时还比较遥远
但是从马苏德的态度可以从某种角度证明,阿富汗塔吉克人仍然秉承传统,以河中为祖先之地,将平原塔吉克人视为同族。阿富汗内战期间,塔吉克斯坦的民间组织也给予北方联盟不少援助,帮助他们对抗塔利班。
塔吉克斯坦独立后曾有几年的内乱,到1995年基本恢复平静。虽然目前仍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穷的一个,但比起战乱尚未完全平息的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对阿富汗难民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塔吉克斯坦落后的公路无法支持对北方联盟的大规模援助
与内战和经济停滞相反的是,阿富汗的人口增长却进入快车道,2018年的总人口已达3700万,其中塔吉克族超过880万。同期的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为640万,阿富汗因而成为塔吉克人最多的国家。
塔吉克斯坦自独立以来,外交重点是发展与俄罗斯、中亚邻国及中国的关系。对于阿富汗局势,塔吉克斯坦并没有袖手旁观,一直给予北方联盟武器和粮食方面的援助,以对抗塔利班。不过,塔吉克斯坦国小力微,对阿富汗局势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塔利班卷土重来后,原属北方联盟的士兵被塔吉克斯坦收留
另外,由于塔吉克等阿富汗北方民族的难民相对南方普什图族要少得多,又集中在阿富汗与中亚国家的边境地区,因而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塔吉克斯坦严格控制阿富汗难民进入本国社会的数量,以防对本国原本就已脆弱的经济产生冲击。
塔吉克人是中亚最古老的原住民族,同时也是最弱小的民族,仅仅在30年前才建立自己的国家塔吉克斯坦。而塔吉克人最多的国家阿富汗,至今尚未远离战乱和流离失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体塔吉克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长期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相关问答
塔吉克族是中亚的一个民族,他们的长相特征主要表现在面部轮廓和肤色上。塔吉克族人通常有高鼻梁、深眼窝和浓眉毛,面部线条较为立体。他们的肤色多为橄榄色或...
这主要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积累形成的,我国的塔吉克族是从中亚躲避战乱逐步迁移来到帕米尔高原定居的,从他们的先祖开始就有一个认识,这里是他们最后生存的土地,...
塔吉克斯坦人简称塔族,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原塔吉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截至2014年已有86个民族。主体民族为塔吉克族占6...
塔吉克人和伊朗人都属于波斯人,波斯人属于雅利安人!雅利安人的范围最大,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波斯人、北印度人统统属于雅利安人种。波斯人的范围其...
塔吉克族人口根据2021年最新数据显示只有5万零八百多人相比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只减少了174人。百分之六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减少根本原因是因...
塔吉克族属于古波斯人后裔。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
从性别结构来看,2020年塔吉克斯坦男性人口占比为50.4%,人口数量为480.7万人;女性占比为49.6%,人口数量为473.1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
塔吉克斯坦全国总人口数量为816.04万人,城市人口221.77万人,占27%。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目前已有86个民族。主体民族为塔吉克族占68.4%、乌兹别...
平原塔吉克和塔吉克族斯坦的长相差不多,属于图兰人种,和维吾尔一样。属混血。语言是维吾尔语。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
奈丽曼·吐尔地玉素甫。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影视表演系的奈丽曼·吐尔地玉素甫,素有“塔吉克族民族之花”之称,现任新疆塞尔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一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