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中国非常真实的一组老照片,无比怀念美好的儿时回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只是一个愣神,就又到春暖花开。

太多回忆已经模糊,无数过往已然难辨,

幸好还有一张张老照片,能够定格一些画面,帮助顺流而下的我们抓住一些片段 ,让人生的脉络变得有迹可循,让历史的变迁实现有据可依。

下面,无论你是晨光乍晓的青少年,还是暮雪白头的中老年,都请随我一同翻开这些老照片,品读它们背后的故事,在流转的光阴里收获不同的人生感悟。

一、衣——革故鼎新的年代,衣着打扮既有简朴含蓄,也有时髦张扬

(穿的确良的女青年)

还记得照片上的“的确良” 衬衣吗?这是由美国率先生产的一种涤纶面料制成的,最初从香港和广州登陆我国,因为面料平整不爱起褶,颜色鲜艳不易褪色 ,很快就受到追捧,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的确靓”

渐渐“的确靓”的热潮由南向北席卷而来,在北方也是流行一时。不过因为面料凉快不贴身,所以被入乡随俗地改称为“的确凉”。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件“的确良”衬衣是多少年轻人的渴望,直到1979年1月,辽阳石油化学纤维总厂生产出第一批国产涤纶面料,此后“的确良”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为风靡整个时代的着装。

(大辫子的姑娘)

近几年,有一句网络用语十分流行,那就是——“待我长发及腰,我将……”,此语折射出年轻女性对“长发及腰”的憧憬 ,也隐喻着“长发及腰”有某种难以实现的仪式感。

其实在70、80年代,“长发及腰”随处可见,无数年轻的姑娘都梳着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子,看似普通的长辫子,却可以帮助她们表达嗔怒与娇羞,自成一道风景,吸引无数目光。

所以才会有那首歌的广泛传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辫子粗又长” ,是啊,梳着长辫子的小芳,是一代人心中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迪斯科)

哪个时代都不缺少时尚的弄潮儿,即便是在那个普遍简朴含蓄的社会背景下。

总是会有一些青春热血的年轻人,他们的爆炸头、喇叭裤、蛤蟆镜 ,再舞上一曲劲爆的迪斯科,那是妥妥的视线焦点与话题中心。

保守的大爷大妈看着直摇头,尤其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人家,对这种小伙子是严防死守坚决抵制,而对那些求新思变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时尚前沿的勇士,却是他们艳羡和模仿的对象。

新观念与旧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开始了华丽的摩擦与碰撞。

二、食——食物匮乏的年代,味道却能穿透岁月直抵今天

这张照片,每一个北方孩子都懂。

那时候,头疼脑热,来一瓶黄桃罐头 !住院手术,来两瓶黄桃罐头!!那饱满滑润的果肉,甘甜清凉的汁水,只要一入口立马神清气爽、百病全消,可以说,黄桃罐头就是北方人民的“药神”!

后来,我们国家的运输业突飞猛进,一切新鲜水果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它们一路高歌征伐四方,渐渐将水果罐头挤下了神坛。

可谁能想到,一场疫情来势汹汹,僵持不下的战局中,人们再次请出了曾经的“药神”,一时间市场上的黄桃罐头脱销断货,急得罐头厂家都出来呼吁——黄桃罐头没有药效,请大家不要盲目囤货!

可是广大网友根本不买账,网上药店都上架了,你还敢说没药效?

(爆米花)

还记得这个装置吗?黑不溜秋的神秘铁罐,将半盆玉米或者大米装进去,然后是旋转加热,再旋转再加热,最后在震耳欲聋的爆响后,雪白香甜的爆米花喷涌而出。

原本躲在远处的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上来,急不可耐地开始抢拿,甚至顾不上烫,抓起一把就塞到嘴里,一边吸溜一边下咽,那味道真是绝美。

今天的爆米花,好像只能在电影院里佐食,少了急切的等待,少了惊心的轰鸣,也就少了几分滋味。

三、住——最难忘平房里的那一铺火炕,还有房前屋后的菜园

(火炕)

故乡平房里的那一铺火炕,任凭户外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它都能逼你不停翻个防止烫伤屁股。

到了晚上,光溜溜地钻进炕头的被窝,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早晨还是暖呼呼的,真是太幸福了!

不过,你可别以为这火炕只能用来睡觉,它几乎能包括北方生活的全部,你可以在上边唠嗑打牌,还可以在上边包饺子做棉活,只要你想,没啥是不可以的。

吃过晚饭,不管你去谁家串门,迎来的第一句肯定是——快进来,脱鞋上炕!所以在火炕人家里,没有客气和疏离,只有亲切与热情。

(蔬菜小院子)

那个年代,新鲜的蔬菜不是来自超市,而是房前屋后的菜园子。黄瓜、豆角、辣椒、茄子……要啥有啥,吃啥啥香!

有了园子,也就有了忙碌,松土浇水间苗除草,还要帮助父母搭架子,高耸交叉的是豆角架和黄瓜架,低矮直立的是茄子架和西红柿架,一排排一列列,威风凛凛整齐划一。远远扫一眼,就能看出谁家的主人勤快,谁家的日子红火。

而最让人暖心的,是邻里街坊的交换分享,我家西红柿结得旺,拿给你家帮忙吃,你家韭菜长得壮,送给我家尝尝鲜……没人在乎多少,无人计较贵贱,无私的土地上过着最简单的日子。

四、行——还记得掏裆骑的28自行车,还有绿皮火车上的叫卖声吗

(骑自行车的小孩)

那时候,人们出行普遍依赖自行车,所以学习骑自行车也就成了每个孩子的必修课,甚至在我们心中,可以自由骑行就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成人礼”。

而那时市面上的自行车主要以28带横梁的款式为主,这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过于庞大。不过,显然这点障碍拦不住这些“初生的小牛犊”。

于是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见那个时代特有的骑行姿势——肩膀保持居中,但腰身略微倾斜,右腿从横梁下伸出,就是整个人不是骑在车座上前行,而是斜挂在车上卖力蹬踏,民间形象地称之为“掏裆骑法”。

可以说,现在所有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女,几乎都曾有过滑稽的“掏裆”经历。

(火车边上的美食小摊)

短距离出行靠自行车,长距离可就要靠绿皮火车了,虽然现在看起来这种火车又老式又笨重,当年它可是承载着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啊。

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理由,能让你乘火车前去奔赴,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

而火车上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重复千百遍的叫卖声 ——花生瓜子矿泉水,啤酒饮料八宝粥,把腿收一下喽!

车上的叫卖也就罢了,最精彩的还是不同站台上的商贩兜售,仅拿鸡肉这一项来说,就有德州扒鸡、道口烧鸡、沟帮子烧鸡等等,再加上方便面、火腿肠和茶鸡蛋,那真是一趟口舌生津的美食之旅啊!

五、玩——不花钱的各种玩法,照样使人欢乐开怀、回味无穷

(玩闹的孩童)

在我们的童年里,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不可以”,我们好像怎么玩“都可以”,堆沙子、和泥巴、滚铁环、拍方宝……各种各样的名堂任你闹腾。

而最常规的操作,还是上树掏鸟下河摸鱼。 如今后知后觉地发现,那时爬过的树都好高好险啊,但是好像没有人胆怯过,每一个都是高来高去的好手。

摸到的鸟蛋都进了肚子,偶尔捉到黄嘴幼鸟,也会小心翼翼地喂养,但是没听说哪个能养成功。

至于下河摸鱼那收获就更多了,鲫鱼、草鱼和泥鳅,还有小虾、河蚌和青蛙,在缺肉少荤的年代,真是没少帮家里改善伙食。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好像很贫穷,但是大自然却是那么的富有!

(跳绳的小姑娘)

当然,我们也有“正儿八经”的玩法,女孩子们可以组队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 ……说起跳皮筋,一根简单不过的皮绳,能被跳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张口即出的口诀就有“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去采花……”“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 ……”。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段“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 ,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其内容竟然与我国的原子弹研发试验有关。

原来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自保,我国决定开始研发核武器。经过充分而周密的考察后,最后将试验基地的位置确定在新疆罗布泊,因为驻地附近遍地盛开马兰花,所以被直接命名为“马兰基地”。

(艰苦奋斗的年代)

而“小皮球”就是暗指外形圆润的原子弹,“架脚踢”则是指当时引爆的高塔。

后来,在所有科研人员和兵团战士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建设起二十一所核武器研究院,这便是“马兰花开二十一”的真正密码。

最终,我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基地上下欢呼沸腾,可是因为保密的需要,这种巨大的喜悦却不能公布于众,也不能与家人分享,于是马兰基地的人们就把这一喜讯编入了儿歌,期望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和铭记这一伟大的胜利。

六、乐——娱乐项目单调,却能万民同乐、举国齐欢

(看电视场景)

这样邻里乡亲围坐一起看电视的情景,你还记得吗?

如今的电视屏幕动辄几十吋甚至上百吋,而在那个黑白影像的年代,电视机的屏幕多是12吋14吋,甚至还有7吋9吋的小屏幕,可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观看热情,经常是一屋子人坐在屏幕前,屏息静气、悲喜与共。

遇到信号不稳定的时候,总会有舍我其谁的小英雄挺身而出,他们来到户外开始旋转信号杆,直到调试出最佳方位,再用自己的身体稳住高大的木头杆子,然后才舍己为人地隔着玻璃继续欣赏节目内容。

小小的屏幕可以带领人们领略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霍元甲》里的迷踪拳、《射雕英雄传》里的降龙十八掌、《上海滩》里的长风衣 ……让无数孩童和成人都沉迷模仿,那种万民同乐的盛况已是难以复制。

当然,也有共同的恐怖梦魇。例如让人闻之色变的梅超风,每当阴森的配乐奏起,每当诡异的笑声响起,有多少孩童会捂住眼睛缩在别人的身后,一遍一遍地追问——她走了没?她走了没?

睡觉时,又有多少孩童会用被子蒙住自己的脑袋,宁可憋闷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后脑勺 ,看过的一定都懂!

电视里不仅有让人欲罢不能的电视剧,还有十亿中国人民共同关注的春节晚会,那时的春晚是不可替代的娱乐盛宴和文化盛事,是几代人的不灭记忆和怀旧经典。

其中,最震撼最耀眼的一幕,当属87年春晚上横空出世的费翔,他的时尚优雅,他的英俊帅气,他的劲歌热舞,一下子引爆荧屏内外,成为如今的顶流都无法比肩的存在 ,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初代偶像”和“爱豆鼻祖”。

可是这样空前的一幕,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除夕之夜的演出现场,费翔先是演唱了舒缓深情的《故乡的云》,就在大家还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的时候,音乐和灯光突然风格大变,再看费翔甩头扭胯就开始放出了大招。

观众怔愣了几秒钟,然后现场气氛就被直接点燃 ,也正是在那一夜,保守含蓄太久的人们开始了真正的释放与狂欢。

不过,世事向来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春晚导演邓在军很快就接到了电话——只能拍上半身,不许切全景!再切我就要处分你!

但是如此激情四射的表演,一个全景不给该有多浪费啊,就连负责切换的导演都觉得可惜,于是邓在军咬着牙下令:“那你就切全景!”

就这样,导演们冒着风险,呈现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也让《冬天里的一把火》成为人们怀旧时,绝对不容错过的终极名场面。

参考文献

新中国第一批“的确良”原料[OL].新华网,2019-12-31

【图集】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镜头下,回顾人类半世纪探月之旅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蔡星卓

据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12日披露,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环月轨道在轨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其后,月面着陆器将单独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装备。

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无人探测器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考察。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从好奇到探索,从观测到登月,人类与月球的接触已经延续半个多世纪,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珍贵时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问答

60年是半个世纪么?

60年,应该为半个世纪(100年/世纪)又10年,超过半个世纪多10年了。因为公历法规则规定,无论是公元前或者公元纪年,凡经过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那么半个世纪...

”一个半世纪”用英语怎么说_作业帮

[最佳回答]acenturyandahalf用的更多EGWehavebeenwaveringforacenturyandahalf.我们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犹豫不决.acentury...

你听过最可怕的情杀案有多恐怖?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新界还未完全开发,特别是位于沙田对岸的马鞍山一带,由于矿产资源丰富,一直到70年代都是前来打工的矿工以及部分原住渔民集聚地,他们没有足...

十九世纪下半叶具体指的哪段时间?_作业帮

[最佳回答]十九世纪?应该是18XX年吧?下半叶,就是把这个世纪分成三段,有上半叶、中叶和下半叶.合起来,大概是18XX年,XX的取值范围为60~90或100左右~十九世纪?...

二战成全史上最远劲敌,美苏“组团”较量半世纪,对此你怎么看?

谢悟空的邀答。美苏争霸半个多世纪,以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一个强大的苏联分崩离析,现在想来,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苏联的解体也是在外交上的失误,赫...

20世纪后半叶是20世纪多少年代?

20世纪后半叶是指1950年到1999年这50年时间。我们一般把一个世纪分为上半页和下半页,而20世纪是指公元1900年到公元1999年这100年时间,而20世纪下半叶是指1950...

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面貌?

20世纪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产生历史性巨变的一个世纪,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整个社会风俗也产生了...

19世纪末世界是什么阶段?

第二单元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阶段特征综述】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

你读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打油诗,打油诗算得上诗歌吗?

打油诗一般来自生活,朗朗上口又不失诙谐有趣。下面就分享一下几首看似直白又富含深意的打油诗。(一)曾记当年在学堂就比谁能得表扬如今门口晒太阳,就比谁...

有哪些艳而不俗的裙子穿完之后你逢人就推荐?

推荐的艳而不俗的半身裙1:红色半身裙,体现浪漫、个性的女人味红色半身裙我自己就有好几条,从秋冬季节的厚实面料,到春夏季节的真丝或雪纺面料。它总是能够...